诗词原文
悟道
唐·玄真子
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
心源本自静,不静自澄明。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玄真子(此为虚构人物,因实际历史中“玄真子”多指道教人物或隐士的别号,且未有确切记载此句诗词的出处,故此处以“玄真子”作为虚构作者名,以符合题目要求。)
朝代:唐(同样为虚构设定,以唐代作为背景,因唐代是中国古代道教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作者简介
玄真子,唐代一位隐逸的道士,深谙道家哲学与修炼之道,他一生追求自然与内心的和谐,主张无为而治,强调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融合,其著作颇丰,但多散佚,此诗为其思想精华之一。
译文
道的本质原本就不需要刻意去修炼,不修炼也自然能与道相合。
人心的本源原本是清净的,不清净也会自然变得清澈明了。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道家关于“道”与“心”的深刻见解,首句“道体本无修,不修自合道”指出,道的本质超越了人为的修炼,它本就存在,无需刻意追求,只要顺应自然,就能与道相合,次句“心源本自静,不静自澄明”则强调人心的本源是清净的,即使有时受到外界干扰而显得不静,但最终也会回归澄明,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深刻揭示了道家关于“道”与“心”的哲学思想,它告诉我们,真正的修行不是外在的形式,而是内心的觉醒与自然的融合,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道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于内心平静与自然的向往,这首诗也启示我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时,应保持内心的清净与平和,顺应自然,方能真正领悟道的真谛。
创作背景
虚构的创作背景中,玄真子在唐代道教盛行的背景下,深入山林,潜心修炼,逐渐领悟到了道的真谛,他深感世人对于修行的误解与执着,于是写下这首诗,以表达自己对道的理解和对世人的劝诫,他希望人们能够明白,真正的修行不是外在的修炼,而是内心的觉醒与自然的融合,只有顺应自然,才能达到真正的平和与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