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布袋空携空满袖
唐·契此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鸥。
几回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路幽。
还他业后无馀事,身在四禅天下行。
作者及朝代
作者:契此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契此,唐代僧人,常被后人尊称为“布袋空携”或“布袋和尚”,他生活简朴,常携一布袋,四处云游,以化缘为生,言行举止中透露出超脱世俗的智慧与豁达,契此和尚的事迹和禅语在民间广为流传,对后世禅宗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译文
站在千峰之巅,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与无拘无束;
在万象丛生的世界中,我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我不愿与世俗之人争夺宠辱,只愿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那飞翔的沙鸥。
多少次我归隐于青山之外,月光洒满松林,小径幽深静谧。
偿还了尘世的业债后,我已无牵无挂,如同在四禅天中自由行走。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契此和尚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高尚情怀,他不受外界束缚,自在逍遥于山水之间,不愿卷入人间的纷争与名利场,只愿与自然和谐共处,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在偿还了尘世的业债后,他达到了心灵的彻底解脱,如同在佛教中的四禅天中自由行走,无拘无束。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契此和尚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状态,诗中通过“千峰顶上”、“万象丛中”等意象,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壮丽与宁静,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宽广与自由,诗人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的表述,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超脱,而“还他业后无馀事,身在四禅天下行”则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了极致,展现了他对佛教禅理的深刻领悟与践行。
创作背景
契此和尚生活在唐代,这是一个佛教文化繁荣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位禅宗僧人,契此和尚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解脱,不愿被世俗所累,这首诗正是他在游历山水、感悟自然的过程中,对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契此和尚对佛教禅理的深刻领悟与践行,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