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将重德合明君。出自哪首诗?

春秋10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科后怀古

唐·李中

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将重德合明君。

青云直上心无碍,白首穷经志有勋。

文武兼资安社稷,忠良并美耀乾坤。

他年若得凌云志,不负平生一片恩。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他出身贫寒,但才华横溢,以诗文著称,李中的诗作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昔日凭借杰出的才能登上科举的榜首,如今更要以高尚的品德来辅佐贤明的君主。

青云直上,心中毫无阻碍;白头穷经,志向始终不渝。

文武双全,为国家的安定贡献力量;忠良并美,为天地增添光辉。

将来若能实现凌云之志,定不辜负平生所受之恩。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科举登第的自豪和对未来辅佐明君的期待,首联“昔用雄才登上第,今将重德合明君”回顾了诗人过去的辉煌成就,并展望了未来的政治抱负,颔联“青云直上心无碍,白首穷经志有勋”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才华和志向,表明他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颈联“文武兼资安社稷,忠良并美耀乾坤”则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他作为忠良之士的崇高品德,尾联“他年若得凌云志,不负平生一片恩”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恩人的感激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李中作为唐代诗人的才华和魅力,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从科举登第到辅佐明君的历程,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以及对自己未来的坚定信念,诗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人生智慧,如“青云直上心无碍”体现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从容和自信;“白首穷经志有勋”则强调了坚持和毅力的重要性,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科举登第后的一段时间内,当时,他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成功登上了科举的榜首,实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他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更加坚定了自己辅佐明君、报效国家的志向,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抱负,通过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他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科举制度和忠良之士的认可和尊重。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