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的释义

小星1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居杂兴

朝代:清代

作者:郑板桥

竹影摇曳映小窗,清风徐来送晚凉。

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

花间有酒自相劝,月下无人亦独赏。

莫道此中无乐趣,闲居胜似在仙乡。

作者简介

郑板桥,原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他是“扬州八怪”之一,以诗书画三绝著称于世,郑板桥的诗作清新脱俗,富有哲理;书法则自创“板桥体”,别具一格;绘画擅长竹石,笔墨纵横,淋漓酣畅,其人格和艺术作品都充满了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然的热爱。

译文

竹子的影子轻轻摇曳,映照在小小的窗户上,清风缓缓地吹来,送来了傍晚的凉爽,欣赏音乐时何曾妨碍了畅饮美酒,深入研究经典也从未停止过悠闲的吟咏,在花丛中有酒自然有人相劝共饮,即便在月光下无人陪伴也能独自欣赏,不要说这里没有乐趣,闲居的生活简直胜过仙境。

释义

顾曲可曾妨快饮:指欣赏音乐(顾曲)时并不妨碍畅快地饮酒。

穷经从未废闲吟:深入研究经典(穷经)的同时,也从未放弃悠闲的吟咏。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郑板桥闲居时的生活状态,充满了闲适与自在,首联以竹影清风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幽的氛围,颔联通过“顾曲可曾妨快饮,穷经从未废闲吟”两句,展现了诗人既享受音乐美酒,又勤于学问研究的闲适生活,颈联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饮酒赏月的情景,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自在,尾联则以“莫道此中无乐趣,闲居胜似在仙乡”作结,点明了闲居生活的乐趣,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闲居时期所作,反映了他当时的生活状态和心境,郑板桥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辞官归隐,晚年更是过着闲居的生活,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自己闲居时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和热爱,也透露出他对世俗的批判和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