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问安堂,凝睇爽气俱。出自哪首诗?

梦梦12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登问安堂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我登问安堂,凝睇爽气俱。

山川开霁景,草木献秋图。

云影浮空碧,风声入耳殊。

凭栏无限意,欲去更踟蹰。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我登上问安堂,凝视着四周,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雨过天晴后,山川展现出明媚的景色,草木也呈现出一幅秋天的画卷,云朵在空中漂浮,映衬着碧蓝的天空,耳边传来阵阵不同的风声,我倚靠在栏杆上,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思绪,想要离去却又犹豫不决。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问安堂后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的感受,首联点明登堂的时间和地点,以及所感受到的清新空气,颔联和颈联具体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色,包括山川、草木、云影和风声,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眼前美景的留恋,又有想要离去的犹豫。

赏析

这首诗以登堂为线索,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景色描写栩栩如生,情感表达真挚动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巧妙的构思,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坎坷,他的诗歌往往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晚年时期创作的,当时他已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变迁,对生活和自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在登上问安堂后,他看到了雨后天晴的美丽景色,内心充满了感慨和思考,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歌。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