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春闺好眉妩,妆台尘掩此心违。全诗是什么?

风云13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闺怨

唐·刘方平

回首春闺好眉妩,妆台尘掩此心违。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飞。

作者简介

刘方平,唐代诗人、画家,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于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他擅长绝句,多写闺情、乡思,内容含蓄,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动人,艺术成就较高,他也是一位有才华的画家,但画作传世不多。

译文

回望那春日闺房中的佳人,眉宇间曾是那么妩媚动人,如今妆台却已落满灰尘,她的心也早已违背了曾经的欢愉,她的美丽容颜,竟比不上那寒鸦的羽毛,因为寒鸦还能带着昭阳宫(代指皇宫)的日影自由飞翔,而她却被深锁闺中,失去了自由与幸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被深锁闺中的女子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礼教束缚下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感慨,首句“回首春闺好眉妩”描绘了女子曾经的美丽与幸福;次句“妆台尘掩此心违”则暗示了女子内心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通过对比“玉颜”与“寒鸦色”,进一步突出了女子被束缚、失去自由的悲惨命运。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刻画了一位被封建礼教束缚的闺中女子的形象,诗人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将女子的美丽与痛苦、自由与束缚、希望与绝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艺术效果,诗中的语言优美动人,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社会风气和女性地位有关,在唐代,虽然社会相对开放,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束缚依然严重,许多女性被深锁闺中,失去了自由与幸福,诗人刘方平可能正是基于这种社会现实,创作了这首《春闺怨》,以表达对女性命运的同情与感慨,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诗人个人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与反思。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