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唐·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附加句:
别后相思人似月,此去若逢关令尹,好将道德著成书。
(注:附加句“别后相思人似月,此去若逢关令尹,好将道德著成书”并非原诗内容,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这里将其融入解析中,作为诗人对友人的一种期望与寄语。)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贾岛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贾岛,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他一生仕途坎坷,曾长期过着僧侣生活,对佛教有着深厚的感情,贾岛的诗歌多写荒凉枯寂之境,善于锤炼字眼,追求语言的奇峭和意境的幽深,是唐代苦吟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原诗部分)
闲居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歇宿在池边的树上,僧人正敲着月下寺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我暂时离开这里但是还会回来,按约定的日期与朋友一起隐居。
(附加句)
离别后我对你的思念如同明月般皎洁,如果你此行遇到像关令尹那样懂得赏识的人,希望你能将自己的道德学问著书立说,流传后世。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和诗人的访友经历,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则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望,希望他能将自己的道德学问发扬光大。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直接点出李凝幽居的幽静和荒凉;颔联“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以动衬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颈联“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则通过过桥和移石的细节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幽居环境的自然之美;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坚定追求,附加句则以其深邃的寓意和美好的祝愿,为全诗增添了一抹亮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访问友人李凝的幽居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李凝幽居环境的描绘和访友经历的叙述,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附加句也反映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成就的期望和祝愿,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在唐代,隐逸文化盛行,许多文人墨客都向往着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这首诗正是这一文化背景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