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亦是閒游耳,争向人间问去来。出自哪首诗?

小星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闲游

朝代:宋代

作者:释绍嵩

天边亦是閒游耳,争向人间问去来。

水国春寒花渐晚,山楼日暮雨初开。

渔舟唱晚归帆远,雁字回时客思哀。

却笑当年陶靖节,东篱采菊独悠哉。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跃于南宋时期,以诗文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收录于《全宋诗》中,释绍嵩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借自然之景抒发人生哲理,反映了他对佛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态度。

译文

天边对我来说不过是闲游之地,何必向人间打听归去和来时的消息,在这水国春寒中,花朵绽放得较晚,山楼上的日暮时分,雨刚刚停歇,渔舟在傍晚时分唱着歌,归帆渐行渐远,大雁南飞时,客居他乡的我心中充满了哀愁,却笑那当年的陶渊明,在东篱下独自悠然地采摘菊花,享受着那份闲适与自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闲游天边的情景,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首句“天边亦是閒游耳,争向人间问去来”直接点题,表明诗人对人间去留的淡然态度,诗人通过描绘水国春寒、山楼日暮、渔舟唱晚、雁字回时等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闲游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尾句以陶渊明为对比,突出了诗人虽身处闲游之中,但仍难掩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赏析

这首诗以闲游为主题,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天边亦是閒游耳”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闲游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而“水国春寒花渐晚,山楼日暮雨初开”等句,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色的变化,为全诗增添了浓郁的诗意,诗人通过对比陶渊明的闲适生活,表达了自己在闲游中的孤独与哀愁,使全诗在情感上更加丰富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释绍嵩游历四方、感悟人生的某个时期,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对人生哲理有着深刻的思考,而闲游生活则为他提供了观察和思考人生的独特视角,在游历过程中,他目睹了自然景色的变化,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从而产生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正是他这种情感和思考的艺术表达。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