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春日独游
唐·韦庄
山郭有花空怅望,水亭无客自淹留。
春风不解游人意,犹自吹香陌上头。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生活在晚唐至五代十国这一动荡时期,作品多反映战乱离苦和个人流离失所之感,情感深沉,风格清丽,韦庄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对后世词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译文
山脚下的城郭里鲜花盛开,我却只能徒然地远望,心中充满惆怅;水边的亭子空无一人,我独自徘徊,久久不愿离去,春风似乎并不理解游人的心情,依旧自顾自地在田间小路上吹送着花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春日里独自游览时的孤寂心境,首句“山郭有花空怅望”通过“空怅望”三字,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却无人共赏的落寞;次句“水亭无客自淹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感,水亭寂静无人,诗人独自停留,更显寂寞,后两句则借春风不解人意,继续抒发内心的无奈与哀愁,春风虽带来了花香,却无法慰藉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失落。
赏析
此诗以景寓情,情景交融,通过描绘春日里山郭的繁花与水亭的孤寂,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诗人以“空怅望”和“自淹留”两个动作,生动展现了其内心的失落与无奈,而“春风不解游人意,犹自吹香陌上头”一句,则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风赋予了不解人情的特质,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感伤氛围,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韦庄抒情诗的佳作之一。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这一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这首诗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春日里,独自出游时,面对眼前美景,回想起往昔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心中不禁涌起无限的感慨与惆怅,从而创作出了这首抒发个人情感与时代哀歌的佳作,诗中流露出的孤独与失落,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叹,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