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贾岛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与从?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著名诗人,人称“贾长江”,他早年出家为僧,法号无本,后因还俗而步入仕途,贾岛的诗风清峭瘦硬,以苦吟著称,与孟郊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题材狭窄,但刻琢精警,不乏佳句。
译文
明天我将要去登山,哪位山寺的僧人愿意与我同行?
我如同孤云和野鹤一般自由自在,又怎会愿意留在人间居住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首句“明日登高去”点明了诗人的行动计划,即次日要去登山,次句“山僧孰与从?”则提出了一个问题,询问是否有山寺的僧人愿意与他一同前往,后两句“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则是诗人自喻,将自己比作孤云和野鹤,表明自己不愿受世俗束缚,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首句“明日登高去”直接点题,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次句“山僧孰与从?”则通过设问的方式,增强了诗歌的互动性,使读者仿佛能够参与到诗人的思考中来,后两句“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孤云和野鹤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不愿受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优美,富有哲理性和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贾岛的生平经历有关,贾岛早年出家为僧,对佛教和禅宗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后来还俗步入仕途,却并未完全融入世俗社会,在官场的尔虞我诈中,他感到身心疲惫,对世俗生活产生了厌倦之情,他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向往和对自由的追求,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