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双龙洞
朝代:宋代
作者:赵师秀
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
石乳滴清响,洞门开碧空。
云深藏古寺,水落见奇峰。
欲问仙源处,桃花笑不言。
作者简介
赵师秀(约1170—1219年),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与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翁卷(字灵舒)并称“永嘉四灵”,其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小景小情,是宋代江湖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随着脚步的遍览,烟岚缭绕在身旁,我踏着木屐行走在双龙洞中,洞内石乳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洞门敞开仿佛通向碧蓝的天空,云雾深处隐藏着古老的寺庙,水位下降后露出了奇峻的山峰,想要询问仙境的所在,只见桃花含笑不语。
释义
烟岚随遍览:形容游览过程中,山间的云雾缭绕,随人移动。
踏屐走双龙:指诗人穿着木屐,行走在双龙洞中,体验自然之美。
石乳滴清响:石乳,指洞中的钟乳石,其滴水声清脆悦耳。
洞门开碧空:形容洞口开阔,仿佛与蓝天相接。
云深藏古寺:云雾缭绕之中,隐藏着古老的寺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水落见奇峰:水位下降后,原本被水淹没的奇峰显露出来。
欲问仙源处,桃花笑不言:借用《桃花源记》的典故,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探寻无果的遗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双龙洞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双龙洞的奇美景色,诗中“烟岚随遍览,踏屐走双龙”两句,既写出了游览的惬意,又点明了游览的地点,接下来的诗句,通过石乳滴声、洞门开阔、云深寺隐、水落峰现等景象,将双龙洞的神秘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最后两句“欲问仙源处,桃花笑不言”,则借用了古典文学中的典故,表达了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创作背景
赵师秀在南宋时期,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热爱自然,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这首诗很可能是他在游览双龙洞时,被洞中的奇景所打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和探寻无果的遗憾,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