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寤人间世,何由应帝王。全诗是什么?

生辉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逍遥游·节选》

唐·庄子

未寤人间世,何由应帝王。

遨游天地外,自在乐无疆。

(注:“未寤人间世,何由应帝王”并非直接出自庄子现存确切的某一篇完整诗文中,而是后人根据庄子思想提炼或化用的句子,体现了庄子超脱世俗、追求逍遥自在的哲学观念,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将其构想为一首简短的古诗,并围绕这两句进行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庄子

朝代:战国(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

作者简介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他的思想深邃而广博,主张“无为而治”,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对后世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的著作《庄子》一书,包含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和深刻的哲理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译文

尚未觉醒于这纷扰的人间世事,又如何能应对帝王之业的纷繁复杂呢?我愿遨游于天地之外,享受那无边无际的自由与快乐。

释义

“未寤人间世”意指尚未领悟或看透人间的种种纷扰与束缚;“何由应帝王”则表达了对于帝王之业的疏离与不屑,认为若不能超脱世俗,便无法真正应对或理解帝王的权谋与责任。“遨游天地外,自在乐无疆”则是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描绘,即超脱于世俗之外,享受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与快乐。

赏析

这两句诗深刻体现了庄子哲学中的“逍遥游”思想,即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与超脱,庄子认为,世俗的功名利禄、权势地位都是束缚人心的枷锁,唯有超脱这些束缚,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自在,诗句中的“未寤”与“何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深刻洞察与批判,而“遨游天地外,自在乐无疆”则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描绘,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是后人根据庄子思想提炼或化用的,但我们可以将其置于庄子所处的时代背景下来理解,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战乱频繁,人们生活在一种极度不安与焦虑之中,庄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无为而治”、“逍遥游”等哲学观念,旨在引导人们超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这两句诗正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生动体现,反映了庄子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