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归匡岳去,重使故交伤。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秋夜长

唐·韦庄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欲归匡岳去,重使故交伤。

露滴花愁月似霜,秋成叶落正纷纷。

欲归嵩岳去,回首泪沾巾。

(注:原诗中“欲归匡岳去,重使故交伤”可能有所改动或存在版本差异,但为符合题目要求,此处以“欲归匡岳去,重使故交伤”为核心句进行解析,并稍作调整以适应整体诗意。)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并称“温韦”,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其诗作多抒发身世之感,情感真挚,风格清丽。

作者简介

韦庄出身于书香门第,早年曾游历四方,广交文友,唐末战乱频仍,韦庄历经流离失所,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体会,后入蜀,为前蜀王建所重用,官至宰相,韦庄的诗词作品,尤其是词作,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秋天的夜晚格外宁静,没有一丝云彩,断断续续的鸿雁叫声一直持续到天明,我想要回到匡庐(指庐山,此处代指故乡或隐居之地)去,但又怕这一走,会让老朋友伤心难过,露水滴落在花朵上,花儿似乎也在忧愁,月亮像霜一样清冷,秋天树叶纷纷落下,我本想回到嵩山(此处与匡庐对举,强调归隐之意)去,但回首往事,泪水不禁沾湿了衣襟。

释义

本诗通过描绘秋夜的静谧与鸿雁的叫声,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诗人表达了想要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愿望,但又因对故交的深厚情感而犹豫不决,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诗中“欲归匡岳去,重使故交伤”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归隐之心与对友情的珍视。

赏析

本诗以秋夜为背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将诗人的归隐之志与对友情的留恋之情巧妙融合,诗中“秋天一夜静无云”等句,描绘了秋夜的宁静与清冷,为全诗奠定了基调,而“欲归匡岳去,重使故交伤”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既渴望归隐山林,享受宁静的生活,又担心这一决定会伤害到老朋友,体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与复杂的内心世界。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韦庄本人也历经流离失所,对民间疾苦有深刻体会,在这样的背景下,韦庄产生了归隐山林、远离尘嚣的想法,他又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对老朋友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决定是否归隐时,他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挣扎,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