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倍放月婵娟,人间解与春游冶。的释义

小星12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中秋月

宋·范成大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云,

天公倍放月婵娟。

人间解与春游冶,

不似秋光解送人。

作者及朝代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官员,他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自幼聪颖好学,文采斐然,范成大在文学、政治、农业等多个领域都有显著成就,尤其在田园诗的创作上独树一帜,被誉为“田园诗人”。

作者简介

范成大早年仕途坎坷,后逐渐崭露头角,曾任地方官和朝廷要职,他关心民生疾苦,积极推行农业改革,著有《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地理著作,以及《四时田园杂兴》等诗集,范成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质朴,善于描绘田园风光和农民生活,反映了他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译文

清凉的露水洗涤着秋天的夜空,银河中无一丝云彩,

上天特别恩赐了皎洁美丽的月亮。

人们懂得在春天外出游玩,

却不如秋天的月光那样懂得陪伴和送人。

释义

本诗以中秋月为主题,首句描绘了秋夜天空的清澈与明亮,银汉无云,月光皎洁,次句“天公倍放月婵娟”直接点题,赞美月亮的美丽,后两句则通过对比春天与秋天的不同,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月光的独特喜爱,春天人们懂得外出游玩,但秋天的月光却更加懂得陪伴和送人,这里的“送人”可以理解为月光给予人们的温暖和慰藉。

赏析

本诗以中秋月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天公倍放月婵娟”一句,将月亮拟人化,赋予其美好的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浪漫,通过对比春天与秋天的不同,诗人巧妙地表达了对秋天月光的喜爱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创作背景

范成大在创作这首诗时,正值中秋佳节,中秋赏月是中国传统的习俗,诗人借此机会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和对秋天的赞美,范成大作为一位关心民生疾苦的官员,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月光,表达了对人们生活的关怀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范成大的《中秋月》是一首充满诗意和浪漫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