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附加句:山近云偏重,秋高月倍明。
(注:“山近云偏重,秋高月倍明”并非杜牧《山行》原句,但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此处作为附加内容融入解析。)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是唐代杰出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生活在晚唐时期,才华横溢,诗文并茂,尤其擅长七言绝句和咏史诗,杜牧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原诗部分)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来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霜染后枫叶那鲜艳的红色胜过二月春花。
(附加句)
山近处云彩显得格外厚重,秋高气爽之时月亮也显得格外明亮。
释义
原诗通过描绘秋日山行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山与云、秋与月的自然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赏析
杜牧的《山行》以其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意境而著称,诗中“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既写出了山路的曲折蜿蜒,又暗示了秋日的寒意;“白云深处有人家”则通过白云的缭绕和人家的点缀,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更是将诗人对枫林晚景的喜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霜叶的红艳与二月花的娇艳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秋日枫叶的独特魅力。
附加句“山近云偏重,秋高月倍明”则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山近云重,既写出了山的巍峨与云的厚重,又暗示了自然之力的磅礴;秋高月明,则通过秋高气爽和月光的皎洁,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这两句诗不仅与原诗相得益彰,更将诗歌的意境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创作背景
杜牧在创作《山行》时,正值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之际,他并没有因此消沉下去,而是选择寄情山水之间,通过描绘自然美景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秋日山行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附加句“山近云偏重,秋高月倍明”则可能是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灵光一闪的佳作,被巧妙地融入到了诗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