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寻隐不遇
唐·贾岛
策马寻幽径,悠悠入翠岚。
松风鸣涧壑,云气绕峰峦。
何当拂尘去,难觅桃花源。
空余流水响,伴我独归还。
(注:此诗为虚构之作,旨在符合题目要求,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诗人,人称“贾长江”或“瘦岛”,他一生仕途坎坷,曾做过和尚,法号无本,贾岛的诗风清奇僻苦,以苦吟著称,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他的诗作多写荒凉枯寂之境,擅长五律,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
译文
我骑着马沿着幽静的小路前行,悠悠地进入翠绿的山岚之中,松风在山谷间呼啸,云气缭绕在山峰之上,何时才能拂去尘世的烦恼,却难以找到那传说中的桃花源,只留下潺潺的流水声,伴随着我独自归来。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寻访隐士未果的情景,他策马深入幽静的山林,感受着大自然的壮美与宁静,尽管他心怀向往,渴望找到一片避世的桃源,却终究难以如愿,诗中的“拂尘去”象征着摆脱尘世的纷扰,“桃花源”则代表着理想中的隐居之地,诗人只能带着一丝遗憾和孤独,伴随着流水声独自返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中“松风鸣涧壑,云气绕峰峦”等句,生动地刻画了山林间的幽静与壮美,为全诗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而“何当拂尘去,难觅桃花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失落感,使全诗在情感上更加深沉和丰富。
创作背景
(注:由于此诗为虚构之作,以下创作背景为假设性描述)
假设这首诗是贾岛在某个时期,因仕途不顺、心怀苦闷而创作的,他渴望摆脱现实的束缚,寻找一片宁静的隐居之地,以逃避尘世的纷扰,在现实中,他始终难以找到这样的地方,只能将这份向往和无奈寄托于诗歌之中,通过描绘寻访隐士未果的情景,贾岛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虽然这首诗并非贾岛的真实作品,但通过对其进行分析和解读,我们可以感受到唐代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展现了贾岛苦吟诗风的特点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