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咏华山
宋·寇准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孤标擎日月,绝顶出风烟。
作者简介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北宋政治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十九岁便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寇准为人刚直,敢于直言进谏,曾两度为相,但因性格刚烈,多次被贬,他的诗作情感真挚,风格豪放,多抒发个人抱负和忧国忧民之情。
译文
只有天空高高在上,再也没有其他山峰能与它齐平。
华山孤高挺拔,仿佛能擎起日月,山顶云雾缭绕,仿佛超脱了尘世的风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华山的雄伟壮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直接点出了华山的高峻,突出了其独一无二的地位;“孤标擎日月,绝顶出风烟”则进一步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华山高耸入云、超越尘世的景象,寓意着诗人追求的高远境界和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雄伟壮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高洁人格的向往,前两句“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直接点题,突出了华山的高峻和独特;后两句“孤标擎日月,绝顶出风烟”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将华山的雄伟壮丽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高远境界和超凡脱俗精神的追求,整首诗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寇准在游览华山时所作,华山以其险峻著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竞相吟咏的对象,寇准在游览华山时,被其雄伟壮丽的景色所震撼,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于是写下了这首《咏华山》,通过这首诗,寇准不仅表达了对华山的赞美之情,也寄托了自己对高远境界和超凡脱俗精神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寇准作为一位政治家和诗人的豁达胸怀和崇高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