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日月轮转
朝代:唐代
作者:白居易
阴阳各有时中处,不可相无似两轮。
昼夜如环无休止,古今不息似洪恩。
天边日月常相逐,海上云霞互吐吞。
万物生成皆自此,人间何处不乾坤。
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白居易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诗歌理论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
译文
阴阳各自有其适中的位置,就像天空中不能缺少的太阳和月亮,它们如同两轮天体般不可或缺,昼夜如同圆环般无休止地交替,从古至今,这种不息的运转如同大自然的恩赐,天边的太阳和月亮常常相互追逐,海上的云霞也互相吞吐交融,万物的生成都源自这阴阳的交替,人间何处不充满着乾坤的奥秘。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日月轮转、昼夜交替的自然现象,表达了阴阳平衡、万物生成的自然法则,诗中“阴阳各有时中处”强调了阴阳的和谐共生,而“不可相无似两轮”则比喻了日月对于自然界的不可或缺性,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日月云霞的变幻,以及这种变化对万物生成的影响。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自然界中阴阳交替、日月轮转的现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理解和敬畏,诗中通过比喻和象征的手法,将抽象的阴阳概念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阴阳平衡的重要性,诗人也通过描绘日月云霞的变幻,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和神秘,进一步强调了万物生成的自然法则。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晚年时期,此时他对于自然和人生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刻,白居易一生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但他始终保持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日月轮转的自然现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法则的敬畏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这首诗也反映了白居易晚年时期追求内心平静、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