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思妻
唐·李商隐
泪迸睛欲枯,肠断鼻愈辛。
别后相思意,梦中犹自寻。
月寒空照影,风冷自生吟。
欲寄千里书,何处觅归音?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他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也常含有深刻的政治寓意,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译文
泪水迸发,眼睛几乎要哭干;心痛如绞,鼻子更加辛酸,分别之后,相思之情难以抑制,即使在梦中也在苦苦寻觅你的身影,寒冷的月光空自照耀着我的孤影,冷风也让我不由自主地吟咏起相思的诗句,想要寄一封千里之外的书信,却又不知该去哪里寻找你的回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妻子的深切思念和无尽哀愁,首联“泪迸睛欲枯,肠断鼻愈辛”直接描绘了诗人因思念而痛苦不堪的情景;颔联“别后相思意,梦中犹自寻”则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情的难以割舍;颈联“月寒空照影,风冷自生吟”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尾联“欲寄千里书,何处觅归音”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妻子联系却无从下手的无奈与悲哀。
赏析
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首联的“泪迸睛欲枯”和“肠断鼻愈辛”两个短语,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伤;颔联的“梦中犹自寻”则巧妙地运用了梦境这一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眷恋;颈联的“月寒空照影,风冷自生吟”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尾联的“欲寄千里书,何处觅归音”则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悲哀,使整首诗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创作于李商隐与妻子分别之后的一段时间,当时,李商隐因仕途不顺而四处奔波,与妻子聚少离多,在无数个孤独的夜晚,他深深地思念着远方的妻子,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商隐对妻子的真挚情感和对家庭生活的向往与眷恋,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仕途艰难的现实背景对文人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