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题目:《江畔闻歌有感》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江风瑟瑟雨潇潇,落叶纷飞满地飘。
歌声幸莫感伤人,江流一任人来去。
孤舟夜泊寒灯暗,远岸渔火照寂寥。
此情此景难消受,唯有相思寄碧霄。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李商隐的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虚构内容展开。)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寓意深远,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江面上风声瑟瑟,细雨潇潇,落叶在空中纷飞,满地都是飘落的叶子,歌声啊,幸好不要太过伤感,让人心碎,江水依旧流淌,任由人们来来去去,夜晚,我独自驾着小舟停泊在岸边,寒灯昏暗,远处的渔火映照出无尽的寂寥,此情此景,实在难以承受,只有把相思之情寄托给那遥远的碧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畔闻歌时的所感所想,前两句通过描绘江风、细雨、落叶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寂寥的氛围,诗人以“歌声幸莫感伤人”一句,表达了对歌声的期望,希望它不要太过伤感,以免触动人心中的痛处,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夜泊孤舟、面对寒灯和渔火的孤寂心境,以及将相思之情寄托于碧空的无奈之举。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深沉而含蓄,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憧憬,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不仅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中间两句的转折,既体现了诗人对歌声的期望,也暗示了他对人生苦难的深刻认识,后两句则通过孤舟、寒灯、渔火等意象的描绘,将诗人的孤寂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创作背景
(虚构)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商隐晚年时期,当时他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内心充满了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在江畔闻歌时,他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遭遇和未来的未知,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心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认识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的乐观和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