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游春曲
唐·令狐楚
龙蛇偃蹇出墙阴,五色春云态度深。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禽。
作者简介
令狐楚(766年-837年),字壳士,自号白云孺子,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州)人,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他自幼聪颖好学,文思敏捷,曾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宰相)等职,是唐代中期的重要政治人物之一,在文学上,令狐楚也有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绝句和律诗,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龙蛇般蜿蜒曲折的藤蔓从墙阴处蔓延而出,五彩斑斓的春云仿佛赋予了它们深沉的姿态,它们不向人间争抢宠爱与荣辱,只将心中的思绪寄托给沙滩上的水鸟。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龙蛇般偃蹇的藤蔓和五彩斑斓的春云,展现了自然界中一种超脱世俗、宁静淡泊的美,藤蔓虽生于墙阴,却以独特的姿态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色彩;春云虽变幻莫测,却以深沉的态度映照着藤蔓的生机,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与沙禽为伴,享受着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首句“龙蛇偃蹇出墙阴”以龙蛇的形象比喻藤蔓的蜿蜒曲折,既形象又富有动感;次句“五色春云态度深”则以春云为背景,进一步烘托出藤蔓的生机与色彩,后两句“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禽”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情感寄托,将心事寄托于自然之中,与沙禽为伴,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令狐楚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历了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沧桑,对名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选择了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描绘藤蔓和春云的姿态与色彩,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情感寄托,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唐代中期文人心态和人生哲学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