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朝代:宋
作者:文同
不知风露寒,深坐翠微间。
久厌人间事,闲来即闭关。
作者简介
文同(1018年—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北宋梓州梓潼(今属四川)人,北宋画家、诗人,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知陵州、洋州,又出知湖州,通判邛州,元丰初年知湖州,逝世于赴任途中,世称“文湖州”。
译文
不知道夜间的风露多么寒冷,只是悠然自得地坐在山间苍翠的树林中,早已厌烦了人间的世事纷扰,只想在这清幽的山林里度过余生,闲来无事就把门关上。
释义
“不知风露寒”描绘了诗人沉浸于自然之中,对周围环境的寒冷浑然不觉的状态;“深坐翠微间”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身处幽静山林,远离尘嚣的情境。“久厌人间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事务的厌倦之情;“闲来即闭关”则展示了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决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山林隐居的宁静画面,诗人通过“不知风露寒”的描写,展现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久厌人间事”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社会的厌倦和逃避,整首诗意境清幽,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自然,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文同生活在北宋中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选择了隐居山林的生活方式,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世俗社会的厌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以及他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