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孤峰临水
唐·韦庄
孤峰临水元浮影,锦石侵霞更上红。
万木秋声催客棹,一川云影送归鸿。
寒烟淡淡迷芳草,落日亭亭恋钓筒。
回首天涯归路远,青山何处是乡关。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译文
孤独的山峰矗立在水边,原本就倒映着浮动的影子;五彩斑斓的石头被晚霞映照,更添上一抹鲜艳的红,秋风中万木摇曳,催促着行人的船桨;天空中云朵的影子随着归雁一同飘远,淡淡的寒烟迷蒙了芳草丛生的地方,落日余晖留恋在钓鱼的筒子上,回头望向那遥远的天涯,归家的路途如此漫长,青山连绵,哪里才是我的家乡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自然景色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孤峰、锦石、秋声、云影、寒烟、落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途的无限向往。
赏析
韦庄的这首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哀愁,首联“孤峰临水元浮影,锦石侵霞更上红”以孤峰和锦石为对,通过“临水”和“侵霞”的描写,将静态的景物赋予了动态的美感,颔联“万木秋声催客棹,一川云影送归鸿”则通过秋声和云影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氛围,颈联“寒烟淡淡迷芳草,落日亭亭恋钓筒”以寒烟和落日为背景,将诗人的思乡之情寓于其中,尾联“回首天涯归路远,青山何处是乡关”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归途的迷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作于韦庄游历或贬谪期间,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和五代的纷争,他的诗歌往往蕴含着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乡的思念,在这首诗中,韦庄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这种情感在晚唐五代时期具有普遍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