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全诗是什么?

生辉68个月前

诗词原文

山居吟

朝代:唐代

作者:李颀

翠岭千重绕四邻,清风终日自开门。

松间月色长如此,竹里泉声远到村。

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

莫道幽居偏得地,此中吟啸胜尘喧。

作者简介

李颀,唐代诗人,约生于公元690年,卒于751年左右,字、号均不详,东川(今四川三台)人,后迁居河南颍阳,开元十三年(725年)进士,曾任新乡尉,晚年归隐颍阳之东川别业,李颀擅长七言歌行和五言律诗,诗风雄浑奔放,语言清新自然,尤善描绘音乐,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

译文

翠绿的山岭层层叠叠环绕着四周的邻居,清风整天自由自在地吹拂着门户,松树间的月色总是如此明亮,竹林里的泉水声远远地传到村庄,我在这里留恋着尘世之外的伴侣,放纵地在山野间吟咏,不要说我这隐居之地偏僻,这里的吟咏与长啸远胜过尘世的喧嚣。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以及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和向往,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环境,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颈联“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以及他与尘世之外的伴侣(可能是指志同道合的朋友或隐士)之间的深厚情谊,尾联则进一步强调了山居生活的优越性,认为这里的吟咏与长啸比尘世的喧嚣更加美好。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尘世喧嚣的厌倦,诗中通过翠岭、清风、月色、泉声等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人的隐居之地,感受到那份宁静与美好,诗人通过“留连尘外侣,放浪阿中吟”等诗句,表达了自己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尘世喧嚣的排斥和厌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颀晚年归隐颍阳之东川别业期间,李颀在仕途上并不顺利,晚年选择归隐山林,过上了宁静的隐居生活,在这段时期,他深入接触自然,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同时也对尘世喧嚣产生了深深的厌倦,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他晚年隐居生活的真实写照,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士人追求自然、向往隐逸生活的普遍心态。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