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出自哪首诗?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中园丘

唐·韦应物

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

秋来风景异,独步意幽深。

树色烟中远,鸟声谷里沉。

何当弃官去,归隐卧云林。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反映了其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的理想。

译文

更何况这园中的小山丘,与西山的山岭并无二致,秋天到来时,这里的风景变得格外不同,我独自漫步其中,感受着深深的幽静,树木在烟雾中显得遥远而朦胧,山谷里传来鸟儿深沉的鸣叫,何时我才能辞去官职,归隐到这云雾缭绕的山林之中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中园丘的秋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首句“况此中园丘,不异西山岑”点明主题,指出园中的小山丘与远处的西山山岭相似,具有同样的自然之美,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风景变化,以及树木、鸟声等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园丘的幽静与美丽,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园丘图景,诗人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突出了园丘与西山的相似之处,以及秋天风景的独特魅力,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园丘视为归隐生活的象征,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仕途上并不顺利,多次遭贬谪,这首诗可能是在他被贬至某地任职期间,面对园中的小山丘和秋天的风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诗人通过描绘园丘的秋景,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仕途生活的厌倦和无奈,这首诗不仅反映了韦应物个人的情感世界,也体现了唐代士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生活的普遍理想。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