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这两句诗出自南朝梁代诗人沈约的《咏湖中雁》,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咏湖中雁
南朝·梁 沈约
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迢迢。
唼藻齐梁浦,翻雪下秦桥。
平沙云脚远,落日雁身遥。
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
惊鸣思朔吹,衔藻忆江浔。
三里灞陵树,一条灞陵水。
虽有怀归路,渺渺终难济。
作者及朝代
作者:沈约(441年-513年),字休文,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武康)人,南朝梁文学家、史学家、书法家,出身吴兴沈氏,少时孤贫,笃志好学,沈约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至尚书度支郎,齐时,曾任征虏长史,隆昌元年(494年)任国子祭酒,后出任东阳太守、建威将军、吴兴太守等职,天监元年(502年),梁武帝萧衍即位,任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改封梁郡开国侯,历仕御史中丞、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天监十二年(513年),沈约于任上去世,终年七十三岁,谥号隐。
朝代:南朝梁
作者简介
沈约是南朝梁代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书法家,他的文学成就颇高,尤其在诗歌和辞赋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流畅优美,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还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曾参与编纂《宋书》等重要史书。
译文
春水溢满了池塘,远行的雁儿总是迢迢不断,它们在齐梁浦唼食海藻,又翻飞着白雪般的羽翼掠过秦桥,平沙之上,云脚遥远,落日余晖中,雁影悠长,白日照耀着黄色的湿地,和煦的惠风在芳林中荡漾,雁儿惊鸣着思念北方的寒风,衔着海藻怀念着江边的水岸,灞陵的三里树荫,一条灞陵水,虽然心中有着归家的路途,但终究难以渡过这遥远的距离。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中雁的迁徙和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两句,以明媚的春光和和煦的惠风为背景,烘托出雁儿在自然环境中的自在与惬意,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雁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雁儿迁徙途中的艰辛与孤独,以及它们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诗中“白日丽黄隰,惠飙荡芳林”两句,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还寓含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沈约创作这首诗的具体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可能是在某个春天,看到湖中迁徙的雁儿,触发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从而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的诗歌,沈约作为一位文学家和史学家,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也不例外,通过描绘雁儿的迁徙和生活场景,诗人也表达了对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