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秋夜闻琴
唐·白居易
一夜梧桐老,闻君江上琴。
叶落知秋意,弦鸣动客心。
寒江孤影淡,明月照幽林。
何处相思起,随风入梦深。
(注:此诗为根据关键词虚构创作,白居易实际作品中并无此诗,但以下分析将基于该虚构作品进行。)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逝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年),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对后世影响深远,白居易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其诗作广泛涉及社会现实、人生哲理、自然景物等多个方面。
译文
一夜之间,梧桐树叶似乎都衰老了,我听见你在江上弹奏古琴,树叶的飘落让我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琴弦的鸣响触动了游子的心弦,寒冷的江面上,孤影淡淡,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幽深的树林,这相思之情从何处而起,又随风飘入我的梦境深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听琴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思念,梧桐叶落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江上琴声则成为诗人情感的触发点,让他想起了远方的朋友,心中涌起无尽的相思之情,寒江孤影、明月幽林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孤寂和清冷,使诗人的思念之情更加深沉。
赏析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借景抒情和象征等艺术手法,诗人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和听琴的感受,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凄美而深情的氛围,梧桐叶落、江上琴声等意象也富有象征意义,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又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牵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基于虚构作品)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白居易仕途不顺、远离家乡之时,面对秋夜的孤寂和冷清,诗人不禁想起了远方的朋友和曾经的往事,江上琴声响起,如同天籁之音,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他挥毫泼墨,将这份深深的思念和无尽的牵挂化作了一首动人的诗篇,虽然这首诗并非白居易实际所作,但它却很好地体现了白居易诗歌的特点和风格,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情感和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