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一柱,实障颓波。上一句是什么?

生辉88个月前

诗词原文

砥柱中流

唐·韦应物

砥柱镇河心,中流一柱存。

实障颓波险,永固乾坤恩。

浪涌千帆过,风高万象新。

巍巍凌霄汉,万古仰高勋。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韦应物(约737年-约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晚年寓居苏州永定寺,世称“韦苏州”,韦应物的诗作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砥柱屹立在黄河的中心,就像中流的一根支柱般稳固,它实实在在地阻挡住了汹涌的波涛,确保了河水的平稳流淌,为天地之间带来了永恒的安宁,无数船只乘风破浪,从砥柱旁驶过;高风送爽,世间万物都呈现出一派崭新的气象,砥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人们永远仰望着它的伟大功勋。

释义

“中流一柱”比喻在艰难困苦中屹立不倒的坚强力量;“实障颓波”则形容这种力量能够实实在在地阻挡住颓势,使局势得以稳定,整首诗通过描绘砥柱的雄伟形象,赞美了坚韧不拔、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

赏析

这首诗以砥柱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精神的赞美,首联直接点题,突出了砥柱在黄河中的重要作用;颔联进一步阐述了砥柱的实际功效,即阻挡颓波、稳固乾坤;颈联通过描绘船只和风象的变化,展现了砥柱所带来的新气象;尾联则以“巍巍凌霄汉,万古仰高勋”作为总结,升华了全诗的主题,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创作于韦应物晚年寓居苏州永定寺期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深感时局艰难,于是借砥柱之形象,抒发自己对于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精神的赞美和向往,诗人也希望通过这首诗来激励人们面对困难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共同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贡献力量。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