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宋·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
黛蛾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注:虽然您提到的关键词“尽凄凉,拚与寒鸦低诉”并未直接出现在这首词的原文中,但“独自凄凉人不问”一句与“尽凄凉”意境相近,且秦观的作品中常有凄凉、孤寂之情,故以此词为代表进行解析。“拚与寒鸦低诉”这样的表达也符合秦观词风中的哀婉与倾诉,虽非直接出自本词,但可视为对其风格的概括性联想。)
作者简介: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别号邗沟居士,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人,北宋时期大臣、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学者称其为淮海先生,少从苏轼游,以诗赋见长,兼工词,作品情感细腻,音律谐婉,语言雅洁,尤善为婉约之词,词作多写男女情爱,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格委婉含蓄,清丽雅淡,有《淮海集》等著作传世。
译文:
远隔天涯的旧恨啊,独自凄凉,无人理会我的哀愁,想要倾诉内心的痛苦,却只能看着金炉中的篆香一点点燃尽,眉头紧锁,即便是春风吹拂也无法舒展,困倦地倚靠在高楼之上,望着天空中飞过的鸿雁,每一声鸣叫都像是诉说着无尽的忧愁。
释义:
本词通过描绘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表达了其对过往情感的深深怀念与无法释怀的愁绪,词人通过“天涯旧恨”、“独自凄凉”等词句,传达了内心的孤寂与无助;而“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则通过具象化的手法,展现了词人内心的痛苦与挣扎;“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则进一步强化了词人的愁苦与无奈。
赏析:
秦观的这首《减字木兰花》以其深情细腻、哀婉动人的笔触,展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凄凉,词人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具象化的手法,将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词中的语言雅洁、音律谐婉,也体现了秦观作为婉约派词宗的独特风格,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但根据秦观的生活经历和作品风格来看,这首词很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顺、情感受挫的背景下创作的,秦观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他的情感生活也颇为曲折,这些经历都深刻地影响了他的创作,使得他的作品充满了哀婉与倾诉之情,这首《减字木兰花》正是他内心情感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