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出自哪首诗?

小星79个月前

诗词原文

忆长安

唐·韦庄

昔年曾向五陵游,子夜歌清月满楼。

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

西园公子名无忌,南国佳人号莫愁。

今日乱离俱是梦,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庄(约836年-约910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庄,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抒发战乱流离之苦和个人身世之感,情感深沉,风格清丽,韦庄还是“花间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曾经我在长安的富贵之地五陵游玩,夜晚子夜歌声清脆,月光洒满高楼,银烛树前灯火通明,仿佛白昼一般,桃花盛开的季节里,人们似乎忘记了秋天的到来,西园中的公子名叫无忌(借指贵族子弟),南国的佳人被称为莫愁(象征美丽无忧的女子),如今国家动荡,战乱频繁,过去的一切都成了梦境,回首望去,烟尘滚滚,三辅之地(指长安及其周边地区)已被隔绝,五更天时风雨交加,令人心惊胆寒。

释义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长安的繁华与今日的战乱离乱,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残酷的深深忧虑,前六句描绘了长安昔日的繁华景象,后两句则急转直下,以“今日乱离”为转折,揭示了战乱带来的凄凉与痛苦。

赏析

韦庄此诗以“忆长安”为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昔日长安的繁华与今日的破败进行对比,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诗中“银烛树前长似昼,露桃花里不知秋”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安夜生活的繁华与四季如春的美景,而“今日乱离俱是梦,回首烟尘三辅隔,惊心风雨五更寒”则直接点出了战乱带来的灾难,情感由喜转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韦庄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仍的时代,长安作为唐朝的都城,经历了多次战乱和破坏,昔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韦庄此诗正是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而创作,通过回忆长安昔日的繁华,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也蕴含着诗人对个人身世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感慨。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