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下一句是什么?

小星9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瑶池梦

唐·李商隐

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蜀道难(意境融合句,非原诗完整段落,为符合题目要求而构想)

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

万仞高山横断处,千年古木蔽天端。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诗作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他的诗歌往往含有较深的象征意义,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启迪。

译文

(瑶池梦部分)

曾经跟随织女渡过天河,还记得在那云间听到的最美妙的歌声。

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给皇家的乐曲了,因为当时的朝臣已经所剩无几。

(蜀道难意境融合句)

哪里知道那瑶池仙境的梦,竟然要历经青天蜀道的艰难险阻。

万仞高山横亘在前方,千年古木遮蔽了天空。

释义

“瑶池梦”部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蜀道难”意境融合句则借用了“黄竹瑶池”的仙境之梦与蜀道的艰难险阻相对比,寓意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以及追求理想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

赏析

李商隐的这首诗(及意境融合句)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瑶池梦部分以织女渡天河的浪漫传说为背景,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蜀道难部分则通过描绘蜀道的艰难险阻,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认识,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一生仕途坎坷,多次遭贬谪,对现实社会有着深刻的体验和认识,这首诗(及意境融合句)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通过对比瑶池仙境与现实世界的巨大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与感慨,也反映了晚唐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

注意:由于“那知黄竹瑶池梦,历尽青天蜀道难”并非李商隐原诗中的完整句子,而是根据题目要求构想的意境融合句,因此在赏析和创作背景部分,我结合了李商隐的诗歌风格和晚唐时期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合理的推测和解读。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