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全诗是什么?

小编8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游华阳洞

唐·李洞

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

云行疑会客,石响似弹琴。

翠竹全生石,红花半出林。

仙家无别事,羽化卧松阴。

作者简介

李洞,字才江,晚唐诗人,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他生活在大约公元851年至908年之间,是唐代晚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李洞一生仕途不顺,多游历名山大川,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译文

一旦进入华阳洞,千年的时光仿佛难以追寻,洞中云雾缭绕,仿佛有客来访;石头敲击发出声响,如同琴声悠扬,翠绿的竹子从石缝中顽强生长,红色的花朵半掩在林间,仙人在此没有别的事情,只是躺在松树的阴影下,羽化成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华阳洞的神秘与美丽,以及诗人对仙境的向往,首句“一入华阳洞,千秋那可寻”点出华阳洞的深邃与时间的流逝感,暗示进入洞中仿佛穿越了时空,接下来几句通过描绘洞中的云雾、石响、翠竹、红花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尾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仙人生活的羡慕与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游华阳洞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华阳洞的神秘与美丽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自然景象赋予生命和情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也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超脱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

创作背景

李洞一生仕途不顺,多游历名山大川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华阳洞作为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自然成为了李洞游历的必到之地,在游览华阳洞的过程中,李洞被洞中的自然景象所震撼,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他结合自己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仙境的向往和追求,创作了这首《游华阳洞》,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李洞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