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唐代诗人徐铉的《和江邻几学士画鬼拔河篇》,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和江邻几学士画鬼拔河篇
唐·徐铉
杳杳三山青鸟过,翩翩双舄彩凫飞。
千龄人事如浮影,万象天机尽落机。
河伯输威长鲸伏,水宫沦宝巨鳌饥。
鬼神虽异幽明隔,力战雄豪岂易违。
作者简介:
徐铉(916年-991年),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五代至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南唐时,累官至吏部尚书、知枢密院,北宋灭南唐后,降宋,任太子率更令、右散骑常侍,后迁给事中,世称徐骑省,淳化二年(991年),病逝,年七十六,赠吏部尚书,徐铉与弟徐锴并有文名,世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其文藻宏丽,精于文字校雠,曾参与编订《说文解字》、《江南录》等,有《骑省集》等传世。
译文:
幽远的三座仙山上青鸟飞过,轻盈的双舄如同彩凫在飞翔,千年的世事如同浮动的影子,世间的种种变化都尽在天机之中,河伯失去了威风,长鲸也潜伏起来,水宫中的宝物沉没,巨鳌饥饿难耐,鬼神虽然生活在不同的世界,但雄豪之间的力量较量又怎能轻易违背呢?
释义:
首句“杳杳三山青鸟过”描绘了仙境的幽远与神秘,青鸟飞过三山,象征着超凡脱俗的意象,次句“翩翩双舄彩凫飞”则通过轻盈的双舄和飞翔的彩凫,进一步渲染了仙境的奇幻色彩,接下来的两句“千龄人事如浮影,万象天机尽落机”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天机难测的感慨,最后两句则通过鬼神之间的力量较量,展现了雄豪之间的不屈不挠和难以违逆的命运。
赏析:
这首诗以鬼拔河为引子,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奇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天机难测的深刻认识,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和隐喻手法,如“三山”、“青鸟”、“双舄”、“彩凫”等意象,都富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义,诗人也通过鬼神之间的力量较量,表达了对雄豪精神的赞美和敬仰,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铉与江邻几学士的和诗,江邻几学士画了一幅鬼拔河的图画,徐铉便以此为主题创作了这首诗,在五代至北宋初年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鬼神之间的力量较量,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短暂的感慨和对雄豪精神的向往,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神话传说的热爱和对奇幻世界的向往。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中包含了“杳杳三山青鸟过,翩翩双舄彩凫飞”这两句诗,但整首诗的主题和意境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景象,在理解和赏析这首诗时,需要将其放在整首诗的背景和意境中进行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