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华山行
唐·贾岛
潼关西去路,杖笠太华门。
云起山如画,风来松似吟。
幽深藏古寺,险峻步难存。
极目天涯处,心随鹤共翻。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以符合题目要求,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以苦吟诗风著称,但此诗并非其真实作品。)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唐代诗人,人称“贾浪仙”,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向西行去潼关的路上,我手持杖笠站在华山的太华门前,云雾缭绕中,山峰如画般美丽;微风吹来,松树似乎在低声吟唱,古寺隐藏在幽深的山谷之中,山路险峻,步履维艰,极目远眺,直至天涯尽头,我的心也随着飞翔的鹤一同翻飞。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贾岛前往华山途中的所见所感,首联点明行程,颔联描绘华山美景,颈联写古寺的幽静与山路的险峻,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
赏析
此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华山的美景与诗人的心境,诗中“云起山如画,风来松似吟”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华山的自然美景刻画得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享受,诗人通过“幽深藏古寺,险峻步难存”的描写,展现了华山的神秘与险峻,进一步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尾联“极目天涯处,心随鹤共翻”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超脱,使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
(虚构)此诗为贾岛在游历华山时所作,当时,贾岛因仕途不顺,心情郁闷,于是决定游历名山大川,以寻求心灵的慰藉,在前往华山的途中,他被华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心中涌起无限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华山行》,诗中既表达了对华山美景的赞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