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寒山拾得笑何事
唐·皎然
寒山拾得笑何事,老佛垂发东南行。
千峰顶上无拘束,万象丛中得自明。
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汀。
几时归去青山外,月满松风径自清。
作者简介
皎然,唐代诗僧,俗姓谢,字清昼,湖州(今浙江吴兴)人,他是南朝文学家谢灵运的十世孙,早年曾从事儒学,后出家为僧,与颜真卿、韦应物、灵澈、陆羽等名士多有交往,皎然的诗歌创作成就颇高,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丽闲淡,多写佛教禅宗思想,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译文
寒山子和拾得和尚在笑些什么呢?老佛(指佛教中的高僧或佛祖)正垂发向东南方向行走,他们在千峰顶上自由自在,不受任何拘束,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归宿,他们不向人间争宠夺利,只将心事寄托在沙滩和水边的小洲上,不知何时他们会归隐到青山之外,那时月光洒满松林,小路上的风也会显得格外清新。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寒山子和拾得和尚的逍遥自在,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禅宗思想的向往和追求,诗中“寒山拾得笑何事”一句,既是对两位高僧的赞美,也隐含了对他们超脱世俗、笑对人生的态度的肯定,而“老佛垂发东南行”则象征着佛教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后几句则进一步描绘了高僧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寒山子和拾得和尚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佛教禅宗思想的魅力,诗中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高僧们超脱世俗的赞美,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赞美,诗人还通过“不向人间争宠辱,只将心事付沙汀”等句,表达了自己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内心世界的关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皎然作为一位诗僧,对佛教禅宗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在与寒山子和拾得和尚等高僧的交往中,深受其影响,对佛教禅宗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历山水、参禅悟道的过程中,受到高僧们生活态度和精神的启发而创作的,通过这首诗,皎然表达了自己对佛教禅宗思想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自己作为一位诗僧的独特情怀和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