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三国英杰叹
朝代:唐
作者:李暮云
杖头三国几英杰,识者当时知有无。
烽火连天争霸业,龙骧虎步展宏图。
青梅煮酒论英雄,赤壁鏖兵定鼎足。
千古风流皆过客,唯留英名在史书。
(注:此诗为虚构创作,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名为“李暮云”的唐代诗人写过此诗,以下解析基于虚构情境。)
作者简介
李暮云,唐代末年一位才华横溢却不为时人所重的诗人,他生于乱世,心怀天下,对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尤为敬仰,其诗作风格豪放不羁,常借古讽今,抒发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的缅怀,虽一生未得显达,但其诗作在后世流传,为后人所敬仰。
译文
手持拐杖漫步间,思及三国时期那几位英杰,当时真正识得他们才华的人又有多少呢?战火连天中,他们争夺着霸业,龙骧虎步间展现出宏伟的蓝图,青梅煮酒时论及天下英雄,赤壁之战中鏖战群雄,最终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千古以来,多少风流人物都已成过客,唯有他们的英名永载史册。
释义
本诗通过对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追忆,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感慨,首句“杖头三国几英杰”以杖头漫步的形象引入主题,暗示诗人对历史的沉思;次句“识者当时知有无”则是对当时世人眼光的质疑,认为真正识得英雄的人并不多,后两句则通过描绘三国时期的战争场景和英雄事迹,展现了英雄们的豪情壮志和非凡成就。
赏析
本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又有对英雄的无限敬仰,诗人通过描绘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也借古讽今,暗示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才的埋没,全诗情感真挚,气势磅礴,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末年,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繁,诗人李暮云身处乱世,心怀天下,对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尤为敬仰,他通过创作此诗,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缅怀和对历史的感慨,诗人也借古讽今,暗示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才的埋没,希望统治者能够识人用人,振兴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