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寄尺书随雁足,乡心撩乱倩谁缄。的意思及出处

小编119个月前

诗词原文

春日怀乡

唐·韦庄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欲寄尺书随雁足,乡心撩乱倩谁缄。

作者简介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之乱避乱江南,开始从事文学创作,他的诗作以抒情见长,多写个人身世之感,情感真挚动人;词作则与温庭筠齐名,并称“温韦”,是“花间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韦庄的诗风清新自然,词风浓艳细腻,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每当听到鸿雁的哀鸣,我的肠子就一回一回地绞痛;在这阳春三月,我深深地思念着遥远的巴地,想要寄一封家书,却只能寄托于大雁的翅膀,但我的心绪如此纷乱,又该请谁来为我将这封信缄封呢?

释义

一叫一回肠一断:形容听到鸿雁叫声时内心的极度悲伤。

三春三月忆三巴: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三巴则代指巴蜀之地,此处泛指诗人思念的远方家乡。

欲寄尺书随雁足:尺书即书信,古人有以雁传书的传说,此处表达诗人欲寄家书却无法送达的无奈。

乡心撩乱倩谁缄:乡心即思乡之情,撩乱形容心情烦乱,倩即请,缄即封闭书信,整句表达了诗人思乡心切却无处寄托的愁苦。

赏析

这首诗是韦庄在异乡春日里对家乡的深切怀念之作,首句以鸿雁的哀鸣开篇,营造出一种凄清哀婉的氛围,直接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次句点明时间背景,以“三春三月”的明媚春光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愁苦,进一步加深了思乡的情感色彩,后两句则通过“欲寄尺书”与“倩谁缄”的设问,表达了诗人欲寄家书而不得的无奈与痛苦,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成功地传达了诗人深沉的思乡之情。

创作背景

韦庄一生经历了晚唐的动荡与五代的更迭,早年因战乱流离失所,晚年虽得安定,但心中对故乡的思念却从未消减,这首诗很可能是在他身处异乡,面对春日美景,心中却满是乡愁之时所作,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里鸿雁的叫声,勾起了自己对家乡的无限思念,进而以欲寄家书而不得的无奈,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愁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普遍思乡情绪的反映。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