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帻髯奚荷且持,药瓢囊襆何垂垂。全诗是什么?

春秋138个月前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高帻髯奚荷且持,药瓢囊襆何垂垂”,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送僧归太白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原文

《送僧归太白山》

唐·贾岛

坚志苦心似安道,唐生决计归山早。

高帻髯奚荷且持,药瓢囊襆何垂垂。

云深出谷寻僧去,路远无人行到迟。

莫怪野人惊礼数,不将名姓报君知。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译文

你意志坚定,苦心修行,就像古代的安道一样,早早决定回归太白山。

你头戴高帻,蓄着长髯,背着行囊和药瓢,步履蹒跚地前行。

深入云雾缭绕的山谷中去寻找僧人,路途遥远,行人稀少,你到达得较晚。

不要责怪山野之人惊讶于你的礼数,因为你不愿将名姓告知他们。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一位归隐太白山的僧人时的情景,诗中通过描绘僧人的形象、装备以及归隐的决心,表达了对僧人坚志苦心的赞赏和对其归隐生活的向往,也透露出诗人对山野之人的理解和尊重。

赏析

贾岛的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内涵赢得了后人的赞誉,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的形象和生活,展现了其坚志苦心的精神风貌,诗人也巧妙地运用自然景物来烘托氛围,使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画意,诗人还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贾岛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使他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精神,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坚志苦心的赞赏,也透露出诗人对山野之人的理解和尊重,表现出他宽广的胸怀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