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有如许柏得能古,都几何松若个幽。
风定池莲自在香,雨余林木不胜秋。
作者及朝代: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多以山水、自然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禅意。
作者简介:
释绍嵩作为一位僧人诗人,他的生活与创作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他的诗作往往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释绍嵩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宋代僧侣文学中的佼佼者。
译文:
有像这样古老的柏树能够如此苍劲,究竟有多少松树能像这样清幽呢?风停下来后,池塘中的莲花散发着自在的香气,雨过天晴后,树林中的树木显得更加萧瑟,仿佛承受不住秋天的凉意。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柏树和松树的古老与清幽,以及风雨过后的池塘莲花和林木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有如许柏得能古,都几何松若个幽”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强调了自然景物的独特韵味和难以言喻的美感。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清新自然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柏树和松树的赞美,表达了对古老和清幽之美的追求,通过风雨过后的池塘莲花和林木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禅意和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僧侣生活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长期生活在山林之中,对自然景物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特的感悟,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雨后,漫步于山林之间,被眼前的美景所触动,从而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的禅意思想和文学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