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寄殷衡
唐·韦应物
故人通贵绝相过,空使秋云散晓烟。
闻说功名事已成,更将文字学求仙。
侯门日暮无车马,水阁春深独掩关。
何令别时无长物,殷郎书到只空函。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韦应物,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中舍人、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隐逸之思著称,风格清新淡雅,自然流畅,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老朋友如今显贵,不再与我往来,只留下秋日的云烟在清晨散去,听说你已功成名就,却又转而追求文字中的修仙之道,侯门深似海,傍晚时分已无人车马往来,而我独自在水阁深处掩上门扉,为何你离别时没有留下什么贵重物品,就连你寄来的书信也只是空无一物的信封呢?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友殷衡的思念与感慨,首联写故人显贵后不再与自己交往,只留下秋云散去的寂寥;颔联写听说殷衡已功成名就,却转而追求修仙之道,暗含对友人选择道路的不解;颈联写自己生活的孤寂,侯门无车马,水阁独掩关;尾联则以幽默的口吻,调侃殷衡离别时未赠长物,书信也仅是空函,实则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比与反衬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首联与颔联通过“通贵绝相过”与“功名事已成”的对比,突出了故人身份的变化与友情的疏远;颈联则以“无车马”与“独掩关”的描绘,渲染了诗人生活的孤寂与落寞;尾联则以幽默的口吻,调侃中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晚年时期所作,当时他因仕途不顺,生活孤寂,对友情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愈发强烈,殷衡是韦应物的老朋友,两人曾有过深厚的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殷衡逐渐显贵,与韦应物的交往也日益减少,韦应物在此时写下这首诗,既是对友情的怀念,也是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