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居
宋·释绍嵩
如何自诩先成佛,身世无缘托四明。
云水悠悠空满袖,去来飘忽似云行。
作者简介
释绍嵩,宋代僧人、诗人,生卒年不详,他活动于南宋时期,以诗文名世,尤其擅长山水田园题材的诗歌创作,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释绍嵩的作品多反映僧侣生活的淡泊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
译文
怎敢自称自己已经先一步成佛了呢?我的身世注定与四明山(此处代指清幽的修行之地)无缘,我衣袖空空,只带着满心的云水情怀,来去飘忽不定,就像那自由飘荡的云朵。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修行境界的自谦与反思,以及对身世漂泊、无缘清幽修行之地的感慨,首句“如何自诩先成佛”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修行成果的谦逊态度;次句“身世无缘托四明”则透露出诗人对未能找到理想修行之地的遗憾;后两句“云水悠悠空满袖,去来飘忽似云行”则通过描绘云水悠悠、来去飘忽的景象,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修行与人生的深刻感悟,首句的反问,既是对自我修行的谦逊,也是对修行道路上永无止境的追求的暗示,次句通过“身世无缘托四明”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修行环境的向往与无奈,后两句则以云水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心境,同时也暗示了修行之路上的艰辛与不易,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既有对修行成果的谦逊反思,也有对人生境遇的豁达接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释绍嵩的修行经历有关,作为一位僧人,释绍嵩在修行道路上不断探索与追求,但也可能面临着种种困难与挑战,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某个时期,对自己修行成果的谦逊反思,以及对身世漂泊、无缘清幽修行之地的感慨,通过描绘云水悠悠、来去飘忽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心境的追求与向往,在创作这首诗时,释绍嵩可能正身处一个相对孤独或漂泊的环境中,这也使得他的情感更加真挚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