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词出自宋代诗人贺铸的《石州慢·薄雨收寒》,以下是详细的解析:
诗词原文
石州慢·薄雨收寒
宋·贺铸
薄雨收寒,斜照弄晴,春意空阔,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消尽龙沙雪,犹记出关来,恰而今时节。
将发,画楼芳酒,红泪清歌,便成轻别,东风不解吹愁却,明月几番乖后约,归来罨画,翠尊双对,此情已自成追忆,空有梦魂飞,夜夜扬州路。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祐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当世事,博学强记,工诗文词,词作题材广阔,风格多样,婉约有致,兼有豪放之气,尤长于锤炼词句,往往别具匠心,著有《东山词》、《庆湖遗老集》等。
译文
细雨初停,寒气犹在,夕阳映照,天色空阔无边,长亭边的柳树已抽出嫩黄的新芽,远行的客人攀折一枝柳条,表示即将离去,烟霭茫茫,水流漫漫,几只归雁映带在烟水之间,平沙之上积雪已融化殆尽,龙沙一带春色已现,还记得当年出关之时,正是如今这样的时节。
临行之际,在画楼之上设宴饯行,佳人红泪滴入清歌,离愁别绪顿时充溢四周,此次轻别,令人遗憾,东风不懂得吹散愁绪,明月几次都背弃了相约之期,回到家中,独自面对罨画溪上美丽的景致,双杯对举,却已无人共饮,此情此景,都成为追忆,只有梦魂能飞越千山万水,与你在扬州路上相会。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内心的愁绪,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佳人的深深思念和无法排解的离愁别绪,上片写离别时的景象,下片则转入对离别后的思念和愁绪的抒发。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上片通过“薄雨收寒”、“斜照弄晴”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阔而略带寒意的氛围,为下文的离别奠定了基调,接着通过“长亭柳色才黄”、“远客一枝先折”等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了离别时的情景,下片则转入对离别后的思念和愁绪的抒发,通过“东风不解吹愁却”、“明月几番乖后约”等词句,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奈和愁苦,最后以“空有梦魂飞,夜夜扬州路”作结,将词人的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令人回味无穷。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很可能是贺铸在离别之际所写,贺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迁徙,与亲人、朋友离别成为他生活中的常态,这首词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表达了词人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他在仕途坎坷中的无奈和愁苦,这首词也展现了贺铸作为一位优秀词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