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山行
宋·梅尧臣
乱云横谷口,游子谩追寻。
落日投林鸟,残霞映水村。
溪边逢野老,树下见樵人。
行路难如此,何当遂我心。
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诗人,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北宋前期诗坛领袖之一,他的诗歌创作以风雅为宗,题材广泛,风格平淡含蓄,对宋代诗风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译文
山谷的出口处乱云缭绕,游子在山中漫无目的地追寻,夕阳下归巢的鸟儿投向树林,残霞映照在水边的村庄,在溪边我遇到了山野的老人,在树下又遇见了打柴的樵夫,这山间的道路如此艰难,不知何时才能实现我心中的愿望。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行走时所见到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人生道路的感慨,首联“乱云横谷口,游子谩追寻”以乱云和游子的形象,暗示了人生的迷茫和追寻的无尽,颔联和颈联则通过落日、归鸟、残霞、水村、野老、樵人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山行的艰难和孤独,尾联“行路难如此,何当遂我心”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赏析
这首诗以山行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诗中“乱云横谷口”一句,既描绘了山谷的幽深和神秘,又暗示了人生的迷茫和不可预知,而“游子谩追寻”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寻、不断探索的精神,颔联和颈联的景物描写,既是对山行经历的记录,也是对人生经历的隐喻,尾联的感慨,则是对人生道路艰难和未来的期盼的深刻表达,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梅尧臣在山行时所作,当时他或许正面临着人生的困境和迷茫,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在山中行走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乱云缭绕的山谷、落日归巢的鸟儿、残霞映照的水村以及溪边的野老和树下的樵夫,这些景象触动了他的情感,引发了他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他将这些感受融入诗中,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刻哲理和浓郁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