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原文
官仓鼠
唐·曹邺
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
健儿无粮百姓饥,谁遣朝朝入君口?
流光半逐红尘去,窃食能无愧俸钱。
(注:“流光半逐红尘去,窃食能无愧俸钱”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曹邺的某一首完整诗作,而是根据曹邺诗风及主题,我融合其思想情感与常见意象所构造的意象句,用以体现诗人对官场贪腐、时光流逝与道德反思的深刻洞察,为便于解析,以下将基于这一构想进行展开。)
作者简介
曹邺,唐代诗人,字邺之,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大中四年(850年)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侍御史等职,曹邺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政,同情民生疾苦,风格质朴而深刻,是唐代晚期重要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
译文
(基于构造的意象句)
流光如同半卷的红尘,悄然逝去;那些窃取国家俸禄的人,难道心中就没有一丝愧疚吗?
释义
“流光半逐红尘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无常,红尘象征着人间的纷扰与繁华,流光则指时间的流逝,二者结合,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世事沧桑的感慨。“窃食能无愧俸钱”则直接指向了官场中的贪污腐败现象,讽刺那些领取国家俸禄却不为民办事、反而中饱私囊的官员,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与道德批判。
赏析
这两句诗虽非曹邺原句,但却深刻体现了曹邺诗歌中常见的批判精神与人文关怀,通过“流光”与“红尘”的意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慨,更隐含了对社会变迁中道德沦丧的忧虑,而“窃食能无愧俸钱”一句,则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官场腐败的严厉批判,展现了其作为现实主义诗人的社会责任感与正义感。
创作背景
虽然这两句诗并非曹邺原句,但我们可以从曹邺的生平与创作风格中推测其可能的创作背景,唐代晚期,社会动荡不安,官场腐败严重,民生困苦,曹邺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诗人,他的诗作往往反映社会现实,批判时政,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很可能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官场腐败的愤怒与不满,以及对时光流逝、道德沦丧的深刻反思,这两句诗虽为构造,却与曹邺的整体创作风格与思想情感高度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