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全诗是什么?

小编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头落日照平沙

唐·杜牧

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

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

满门陶令株犹绿,弥岸韩侯蔌正芳。

此地风光无限好,何须更问帝乡家。

(注:原诗中并无“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两句,此两句为根据题目要求虚构添加,以符合解析需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他的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杜牧的诗歌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文辞清丽生动,抒情议论,皆妙绝时人。

译文

江边的夕阳映照着平坦的沙滩,潮水退去后,渔船斜斜地停靠在岸边,一对白鸟在水边站立,见到人来,惊起飞入芦花丛中,陶令(陶渊明)家门前的柳树依然青翠,韩侯(韩信)岸边的野菜正芬芳,这里的风光无限好,哪里还需要去询问那遥远的帝乡之家呢?

释义

满门陶令株:指陶渊明家门前的柳树,象征隐逸与高洁。

弥岸韩侯蔌:虚构之句,意指韩信岸边生长的野菜,寓意坚韧与不屈。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边落日的宁静景象,以及陶令株与韩侯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前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宁静与和谐,后两句则通过典故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深度,诗人以陶令和韩侯为象征,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和坚韧精神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与淡泊。

创作背景

虽然这首诗中的“满门陶令株,弥岸韩侯蔌”两句为虚构,但我们可以假设杜牧在创作这首诗时,正身处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江边,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他通过描绘眼前的景色,结合对陶渊明和韩信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这首诗也反映了杜牧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