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
题目:《竹颂》
朝代:清代
作者:李悠然
原文:
千枝孙峄阳,挺拔映天光。
万本毋淇澳,清幽绕画廊。
风来摇翠影,月落洒银霜。
此君真傲骨,人间几处芳。
作者简介
李悠然,清代末年的一位文人墨客,生平不详,但以其诗文传世,他擅长以自然景物为题材,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寓意,表达对人生、社会的感悟,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意境深远,深受后人喜爱。
译文
千枝翠竹如同孙峄阳的英姿,挺拔地映照着天空的光芒。
万本竹子虽不及淇澳之盛,但清幽之气却萦绕着画廊。
风吹来时,翠绿的竹影摇曳生姿;月落之后,银霜洒满竹林。
竹子啊,你拥有真正的傲骨,在这人间,又有几处能与你相比的芬芳呢?
释义
“千枝孙峄阳”一句,孙峄阳为古代传说中的竹仙,此处借指竹子的挺拔与英姿;“万本毋淇澳”一句,淇澳为古代产竹名地,此处以“毋淇澳”反衬竹子虽非出自名地,但清幽之气不减;“风来摇翠影,月落洒银霜”两句,描绘了竹子在风中摇曳、月光下银霜满地的美丽景象;“此君真傲骨,人间几处芳”两句,则是对竹子傲骨凌霜、超凡脱俗品质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诗以竹子为题,通过对竹子形态、气质的描绘,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超凡脱俗的品质,首联以“千枝孙峄阳”和“万本毋淇澳”对仗工整,既突出了竹子的挺拔与清幽,又暗含了竹子虽非出身名门,但品质不凡的寓意,颔联和颈联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竹子的自然美,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竹林之中,感受到了竹子的清新与雅致,尾联则以“此君真傲骨,人间几处芳”作结,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竹子傲骨凌霜品质的赞美和对人间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
据推测,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悠然游历山水、感悟自然之时,面对竹林的清幽与雅致,他深受触动,于是挥毫泼墨,写下了这首赞美竹子品质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李悠然不仅表达了对竹子坚韧不拔、超凡脱俗品质的赞美,也寄托了自己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