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出自哪首诗?

春秋98个月前

诗词原文

江行无题

唐·钱珝

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时钟。

雁影连波静,虫声入夜慵。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作者及朝代

作者:钱珝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钱珝,字瑞文,晚唐时期的文学家、诗人,生卒年不详,他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聪颖好学,擅长诗文,钱珝的诗风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在唐代文坛上占有一定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译文

想要前往远方却没有船只和桥梁,多年来只能把心愿寄托在目光所及之处。

荒凉的村庄升起断断续续的雾气,古老的寺庙里不时传来钟声。

大雁的影子在平静的水面上相连,夜晚的虫鸣声显得慵懒而悠长。

孤独的云朵和野鹤一同飞翔,它们怎会愿意栖息在人间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首联“欲往无舟梁,长年寄心目”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愿和困境,想要前往远方却无法实现,只能把心愿寄托在目光所及之处,颔联和颈联通过描绘荒村、古寺、雁影、虫声等自然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尾联则以“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作为总结,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也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情感,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首联的“欲往无舟梁”与“长年寄心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诗人的心愿和困境,颔联和颈联的描写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对比和冲突,使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和突出,尾联的“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则以一种超脱和自由的姿态,为全诗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钱珝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可能感到自己无法施展才华,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通过这首诗来表达自己对远方和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束缚的无奈和不满,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