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凤池边蹲不去,饥乌台上噤无声。的释义

春秋138个月前

诗词原文

乌夜啼

宋·陆游

老凤池边蹲不去,饥乌台上噤无声。

夜深月落无人见,独绕荒庭步数行。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老凤凰在池塘边蹲伏着不愿离去,饥饿的乌鸦在台上沉默无声,夜深人静,月亮落下,无人看见这孤寂的景象,只有我一人独自在荒废的庭院中徘徊,走了几行。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凤与饥乌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老凤象征着忠诚与坚守,即使环境恶劣也不愿离去;饥乌则暗示着那些因饥饿或恐惧而沉默的人们,夜深月落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孤寂与凄凉的氛围,而诗人的独步荒庭,则体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对现实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动物为喻,寓意深远,老凤与饥乌的对比,既展现了忠诚与沉默的对比,也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洞察,夜深月落的场景,不仅为诗歌增添了凄美的色彩,也寓意着时代的黑暗与不公,诗人的独步荒庭,则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凝练,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是一个国家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但多次遭到朝廷的排挤和打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时所作,通过描绘老凤与饥乌的形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忠诚与沉默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现实社会的无奈与不满,夜深月落的场景和诗人的独步荒庭,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