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壁去无极,百里弥道周。下一句是什么?

风云159个月前

诗词原文

石壁行

唐·韦应物

石壁去无极,百里弥道周。

烟霞常蔽日,猿鸟自为秋。

远望疑仙境,登临识胜游。

何当乘风去,直上最高楼。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石壁高耸入云,仿佛没有尽头,绵延百里的道路环绕其周,烟霞常常遮蔽阳光,猿鸟在此自由自在地度过春秋,远望这石壁,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登临此地,才知这是一处绝佳的游览胜地,何时能乘风而起,直上那最高的楼阁,一览这壮丽的景色呢?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石壁的雄伟壮观和周围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首联“石壁去无极,百里弥道周”直接点出石壁的高大和道路的绵延;颔联“烟霞常蔽日,猿鸟自为秋”通过描绘烟霞和猿鸟,展现了石壁周围的自然环境;颈联“远望疑仙境,登临识胜游”则表达了诗人对石壁景色的赞叹和游览的愉悦;尾联“何当乘风去,直上最高楼”则表达了诗人对更高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石壁为中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石壁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石壁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一幅动人的画卷,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以及对更高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韦应物在唐代文坛上享有盛誉,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风光著称,这首诗可能是韦应物在游览某地时,被当地石壁的雄伟壮观所震撼,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石壁及其周围环境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寄托了对更高境界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韦应物高超的诗歌技艺,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墨客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

文章下方广告位